OB体育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交通基建企业,围绕“大交通”、“大城市”, 核心业务领域分别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及全球港口、航道、吹填造地、流域治理、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凭借数十年来在多个领域的各类项目中积累的丰富营运经验、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客户提供涵盖基建项目各阶段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包括搜集项目信息、资格预审、投标、执行项目,以及在完工后向客户交付项目。本公司制订了一套全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涵盖整个合同程序,包括编制标书、投标报价、工程组织策划、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合同履行、项目监控、合同变更及项目完工与交接。其中,公司的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业务均属于建筑行业,主要项目运作过程与上述描述基本一致。
公司在编制项目报价时,会对拟投标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在实地视察后进行投标的技术条件、商业条件及规定等,公司也会邀请供货商及分包商就有关投标的各项项目或活动报价,通过分析搜集上述信息,计算出工程量列表内的项目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百分比加上拟获得的项目毛利,得出提供给客户的投标报价。
公司在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在项目开始前通常按照合同总金额的10%-30%收取预付款,然后按照月或定期根据进度结算款项。客户付款一般须于1-3个月之内支付结算款项。
在上述业务开展的同时,公司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以获得包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外的投资利润。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根据市场环境、政策形势、行业需求的变化,始终严把投资环节关键关口,不断推动“价值投资”理念走深走实。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世界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船船队。本集团拥有33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拥有领先的专业能力与健全的产业链条。本集团承揽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的设计与建造,并参与境外大量大型港口的设计与建造,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境内,与本集团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
本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道路与桥梁设计及建设企业,实现了从单一产业链到全产业链(规划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资产处置)、从国内到国外、从公路到大土木行业的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服务产业格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跨海桥梁的设计及建设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力量、充足的资金能力、突出的项目业绩、丰富的资源储备、良好的信誉等优势。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资本进入基建行业的速度逐步加快,与本集团形成竞争的除了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金融企业等其他社会资本也将参与竞争。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凭借自身出色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然而在境外市场方面,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及在建多个重大铁路项目,并成为第一批获颁“铁路运输许可证”的工程建设单位,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正在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目前主要处在市场培育期。
本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企业,在中国沿海疏浚市场有绝对影响力。经过多年发展,在核心装备、专业优势、科技实力、信用评价、公共形象、行业品牌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覆盖港口疏浚、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流域治理、浚前浚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规划、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本集团拥有目前中国最大、最先进的疏浚工程船舶团队,耙吸挖泥船及绞吸船的规模居全球前列。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激励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持续推动公司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成立了科技创新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拥有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与产业化研发于一体的“三类”平台体系,组建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公司高端科技智库,作为公司的外脑、智囊团和思想库,搭建对外高端引智与合作平台。此外,公司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依托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创建人才、团队、平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复杂自然条件下公路筑养、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大跨径桥梁、长大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公铁两用桥施工、离岸深水港、外海快速筑岛、深水沉管隧道、风电基础安装施工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超大直径隧道盾构机制造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达到了与欧美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水平。BIM、北斗卫星、高分遥感等应用技术发展较快,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1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33(含金奖40项),詹天佑奖108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5项;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30项、行业标准453项。
未来,公司科技创新要准确把握相关领域全球科技前沿和跨界技术动向,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国家战略与安全、市场与现场需求,聚焦价值创造,注重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协同,立足“抓重点,固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分级分类部署重大研发方向布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巩固保持既有技术优势,培育提升新兴技术能力,尽快缓解“卡脖子”技术问题,全面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拥有52项特级资质,其中包括:13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4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2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1,200余项、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近300项。
报告期,公司共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16项,其中,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项。7项特级资质的成功取得,将进一步提高本集团在港航疏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路行业的领先地位,为实施“江河湖海”、“大交通”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了市场开拓的步伐。
报告期,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秉承做大现汇、做强投资的经营策略,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紧盯重要区域、重大市场、重点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公司在“大交通”、“大城市”领域深耕细作,以现场保市场、以生产促经营,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城市综合开发、流域治理等业务市场地位稳中有升,新疆乌尉公路、川藏铁路等多个重大工程取得节点性突破;海外市场开拓逆势上扬,国际化发展局面持续巩固,开门红局面持续利好。
报告期,本集团新签合同额为8,019.00亿元,同比增长17.04%。新签合同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城市综合开发、道路与桥梁、市政工程、生态环保治理等项目领域投资与建设需求的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2,269.13亿元。
本集团各业务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155.23亿元(约折合179.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87%,约占本集团新签合同额的14%。其中,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项目14个,总合同额102.42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7%。经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共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各业务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853.00亿元(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其中:境内833.45亿元,境外19.55亿元 ),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本集团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为796.64亿元。报告期,公司批复境内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投资额为443.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
上半年,全国上下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连续两个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7%,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9%,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8%,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0.2%,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4.4%。
上半年,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多项宏观政策释放出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的明确信号。二季度以来,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充裕。专项债政策加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精准发力,发行规模大、节奏快、期限长。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发力扶持地方财政,鼓励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基建稳增长预期良好。
报告期,公司深化做大现汇、做强投资、做实资产、做优资本的经营思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重大战略。公司在新疆乌尉公路、川藏铁路、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取得节点性突破,当好交通强国建设国家队、主力军;深度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在老城区改造、城市综合开发、市政工程、防灾减灾设施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顺利实施;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3060”行动,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形成比较成熟、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演变,乌克兰危机深化演变、中美博弈升级/进入新阶段、局部经济危机凸显,供应链矛盾加剧,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加码。公司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克服多重压力挑战,深化全球化布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境外业务发展稳中前进。公司抓住境外疫情相对平稳机遇,全力推动重大项目稳步实施,中马历史上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马东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关键控制性工程云顶隧道顺利施工;中方在克罗地亚城建的最大规模基建项目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成功通车,实现了将克罗地亚南北领土连为一体的夙愿;香港目前在建最大的环保标杆项目香港综合废物管理设施项目,在多轮疫情冲击下,顺利完工岛回填、沉箱安装两个重大里程碑节点。一大批重点项目积极助力所在国家及地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品牌、中国形象,在践行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中交担当。
基建建设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在国内及全球兴建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具体包括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海外工程等。
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7,051.07亿元,同比增长17.27%。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100.27亿元(约折合170.50亿美元);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852.49亿元,本集团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为792.44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28,786.87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及地域划分,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境外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383.68亿元、1,789.14亿元、179.31亿元、3,598.67亿元、1,100.27亿元,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5%、25%、3%、51%、16%。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企业,承建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本集团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
报告期,本集团于中国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为383.6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
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沿海与内河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735.72亿元,同比增长4.7%。投资热点集中在沿海清洁能源、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专业化码头、集疏运体系以及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围绕“江河湖海优先”战略,公司发力港口升级改造与航道整治,成功签约广东省陆丰项目海工护岸及取水工程、唐山曹妃甸大宗物料长距离输送综合管廊工程EPC项目、广西省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传统水工领域的专业优势。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道路及桥梁建设企业之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跨海桥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与本集团形成竞争的主要是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
报告期,本集团于中国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789.14亿元,同比增长17.79%,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5%。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24.18亿元。
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12,704.39亿元,同比增长10.0%,区域布局上,聚焦四川、浙江、广西、云南等地,项目类别上,锁定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城市群联络线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并从路网主干线延伸扩展到低等级国省道路、边防公路以及灾毁重建项目等。
报告期,公司秉承“大抓现汇、抓大现汇”经营策略,持续优化调整现汇、投资业务结构,抓住沿边沿海公路、中西部骨干通道建设、东部紧张通道扩容升级、老区公路等建设机遇,高效推进路网建设、运营、养护水平,推进绿色公路发展,深耕交通强国主阵地,持续提升大交通引领优势,捍卫“公路王”市场地位。抢抓现汇,公司紧盯特大型、综合性、战略类重点项目,斩获国家高速公路网G5615天保至猴桥高速公路天保至文山段、河南沁阳至伊川高速公路、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等多个大型优质现汇项目。同时,发挥公司在基础设施领域全产业链优势,坚持价值导向、提高投资质效、优化投资结构,批复参股投资建设山东临沂至滕州公路项目、沪昆国高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及配套工程等项目。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凭借自身出色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然而在境外市场方面,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东南亚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及在建多个重大铁路项目,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报告期,本集团于中国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79.31亿元,同比增长59.71%,占基建建设业务的3%。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53亿元,同比减少4.6%。长期来看,铁路建设投资数量多、用工规模大、关联链条长、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在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沿江沿海沿边、出疆入藏、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将成为铁路运输网的发展重点。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连续中标多个川藏铁路标段,持续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紧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工程中涉铁项目落地,继续打造“中交铁道”品牌,开创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集团广泛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城市综合管网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加快生态环保、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新兴产业布局,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报告期,本集团于中国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3,598.67亿元,同比增长14.03%,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1%。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808.76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城市综合开发、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及其他分别占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的30%、27%、21%、5%、5%和12%。
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纲要,下阶段将持续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今年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重点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管道建设、产业园区、老城区改造等民生工程。
报告期,公司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综合开发、市政工程、房建等业务领域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聚焦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司签约温州浙南科技城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天津市南开区西营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成都芯谷杨柳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等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市场布局持续优化。聚焦民生所需,有效疏解城镇住房压力,发挥央企担当,服务政府持续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公司参与了成都、上饶、盐城、烟台市等一系列保障房建设项目,继续深耕政府民生房建领域。围绕轨道交通“五网融合”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承揽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号线、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市政道路等项目,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持续贡献中交力量。
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海外工程范围包括道路与桥梁、港口、铁路、机场、地铁、建筑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报告期,本集团基建建设业务中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1,100.27亿元(约折合170.50亿美元),同比增长21.77%,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6%。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环保、城市建设等项目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14%、42%、10%、3%、31%。
按照项目地域划分,非洲、东南亚、大洋洲、东欧及东南欧、港澳台及其他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24%、20%、14%、13%、29%。
公司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加快推动境外机构布局优化,加快推动属地化及独立经营,展现了作为“走出去”龙头企业的韧性与活力,连续16年位居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企首位。公司在高端市场持续发力,重大市场、重点区域开发硕果累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波热加—杜加波利亚纳路段,在塞方总统见证下顺利开工,助力塞尔维亚高速网络持续优化;成功签约尼日利亚巴卡西港项目一期工程,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尼日利亚市场水工领域的品牌优势,同时为东南区后续市场开发奠定了基础、打开了通道;中标新加坡LTA泛岛地铁线项目、马来西亚中标柔新捷运系统RTS项目,努力打造“中交轨道”国际品牌。同时,公司有序应对海外疫情,积极利用信息化系统追踪各国疫情防控态势,指导海外员工科学防疫,及时储备防疫物资,切实保障海外职工生命健康,保持海外项目稳步进行。
基建设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咨询及规划服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顾问、工程测量及技术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总承包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等。
本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企业,同时也是世界领先的公路、桥梁及隧道设计企业,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OB体育。与本集团相比,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中低端市场领域正在涌入更多参与者,市场竞争呈加剧态势。
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集团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目前主要业务分布于海外铁路项目以及国内轨道交通项目。
报告期,本集团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292.80亿元,同比增长13.11%。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4.46亿元(约折合0.69亿美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441.56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勘察设计类、工程监理类、EPC总承包、其他项目(含PPP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分别是88.19亿元、7.10亿元、138.30亿元、59.21亿元,分别占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的30%、3%、47%、20%。上年同期,上述项目的新签合同额分别占比为26%、2%、64%、8%。
报告期,公司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机遇期,加强核心技术塑造,提升全过程设计咨询能力。稳步巩固基设计行业线项新立项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公司深度参与11项标准编制工作,有力夯实了在水运工程、港口航道、内河航道OB体育、集装箱码头等领域“领头雁”地位。有序推进公司设计板块分拆上市,发挥设计引领作用,推动设计板块聚焦主业,提高设计业务核心竞争力,整合内外资源、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疏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吹填工程、流域治理以及与疏浚和吹填造地相关的支持性项目等。
报告期,本集团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为600.52亿元,同比增长13.67%。其中,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44.08亿元(约折合6.83亿美元);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0.51亿元,本集团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4.20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975.32亿元。
报告期,本集团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淘汰部分老旧低效的落后船舶,建成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4500立方米舱容耙吸船“航浚4017”。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拥有的疏浚产能按照标准工况条件下约7.82亿立方米。
上半年,受严控围海等政策影响,传统吹填造地相对低迷;沿海与内河港口升级扩能、“四纵四横两网”组成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扩能升级,以及堤防护岸、河道清淤、水系连通、景观绿化等生态环保治理提升需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拉开新的业务赛道。此外,近期五部门发文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再次为水运行业扩大有效投资“保驾护航”。
报告期,公司秉承内河建设与沿海建设双轮驱动,巩固传统主业市场,持续推进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东区5万吨级航道工程施工建设,顺利中标广东湛江港东海岛港区航道工程、江苏滨海LNG码头与港池及航道疏浚工程,筑牢了公司疏浚领域的龙头地位。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持续发力,成功推动山西省大同市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等一批具有全局带动性、目标导向性的重点项目实施。围绕水资源增量市场,落地辽宁省兴城市雨污管网分流及排水改造工程、上海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建设等项目,更好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报告期,本集团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74.61亿元,同比增长44.45%。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65.38亿元。
公司坚持价值投资原则,根据宏观政策积极调整市场开拓及经营策略,以“控总量、优结构、控风险、提质效”为主线,严格执行年度投资批复计划,持续优化投资项目结构,推动资源向重点区域、优势领域和“短平快”项目集中。
报告期,来自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853.00亿元,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为796.64亿元。其中:BOT类项目、政府付费项目、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确认的合同额分别是25.50亿元、188.90亿元和638.60亿元,分别占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的3%、22%和75%。报告期,公司批复境内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投资额为443.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
本集团政府付费项目累计签订合同额为6,771.5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3,447.22亿元,累计收回资金为800.71亿元。
本集团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签订合同预计投资金额为5,055.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160.04亿元,实现回款为568.59亿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经统计(本集团对外签约并负责融资的并表项目,如有变化以最新统计数据为准),本集团BOT类项目累计签订合同投资概算为5,129.9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2,286.68亿元。特许经营权类进入运营期项目33个(另有22个参股项目),报告期运营收入为34.12亿元,净亏损为13.01亿元。
报告期,经统计本集团新签合同额为8,019.0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7%,符合预期;营业收入为3,639.2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0%,符合预期。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高目标导向,深化调整业务结构,强化境内外协同,全力加大市场开拓。牢牢守住国家交通基建主力军地位,以更大力度加快向城市进军,持续巩固江河湖海领域优势,紧跟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发展总趋势,坚守价值投资理念,好中选优、严控风险。下半年,公司将密切关注宁波舟山港航设施工程、深圳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枢纽港建设,长江干线、京杭运河智慧航道升级,南水北调、引黄济宁水利工程,西茶铁路、广州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落地,精心策划城市能级提升,加快推动核心城市绿色建造、城市更新,把“大交通”“大城市”主责主业做深做精做新,做到行业全覆盖、业务无盲点。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领域,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为牵引,以实现自主发展、安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科技与数字化的统筹融合力度,全力打造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
报告期,公司研发开支为9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公司以深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推进科技与数字化工作,发布“十四五”科技、数字化发展规划,明确公司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统筹制定公司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规划和工程中心优化提升方案,持续优化科研平台建设:数字化建设全面铺开,成为首家实现全集团层面业财一体化的建筑央企,全级次无纸化办公水平跻身央企前列。
管控体系不断完善。对资本运作和金融业务管控体系进行完善升级,报告期修订及新增颁布了多项金融产品和资本运作管理办法,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业务指引。
产融结合持续升级。统筹金融创新和深化产融结合,发行全国规模最大、央企首单高速公路公募REITs,搭建资产上市平台,为存量优质资产打通市场化退出路径。
资本运作持续优化。有序推进设计板块重组、分拆上市,增强公司在基建板块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交集团在报告期通过沪港通累计增持公司H股为200,092,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24 %,与中交集团持有的A股股份合并计算为9,574,708,604股(其中:A股9,374,616,604股,H股200,092,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9.23%。
3. 截至2022年7月29日,中交集团通过沪港通累计增持公司H股为243,779,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51%,与中交集团持有的A股股份合并计算为9,618,395,604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9.50%。(2022年7月29日为公司半年度业绩禁止交易期前的最后交易日)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通知于2022年8月19日以书面形式发出,会议于2022年8月30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董事会9名董事对所议事项进行了表决,会议召开程序及出席董事人数符合有关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形成如下决议:
同意设立中国交建阿曼子公司。名称:中国交建阿曼有限公司;注册地: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25万阿曼里亚尔(约66万美元),中国交建100%持股。
同意《信息披露及重大信息内部报告管理办法》《内幕信息管理制度》《股东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办法》4项制度的修订,并印发实施。
七、 审议通过《关于调整部分类别2022年度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及2022-2024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上限的议案》
(一) 同意调整2022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租赁和资产管理服务上限为3,000万元;调整2022-2024年度香港上市规则项下日常性关连交易-租赁和资产管理服务上限为2022年6,500万元、2023年13,800万元及2024年42,600万元,销售产品上限为2023年、2024年各3,000万元。
(三) 本议案涉及关联交易事项,关联董事王彤宙先生、王海怀先生、刘翔先生、孙子宇先生、米树华先生已回避表决。
(一) 同意调整向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商业保理关联交易业务上限为:2022年73亿元、2023年106亿元、2024年131亿元,即在已审批上限2022年70亿元、2023年75亿元、2024年79亿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交易金额3亿元、31亿元和52亿元。
(三) 本议案涉及关联交易事项,关联董事王彤宙先生、王海怀先生OB体育、刘翔先生、孙子宇先生、米树华先生已回避表决。
(五) 该事项的详细内容请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关于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的公告。
(一) 同意公司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提请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的议案》。
(二) 授权公司董事会秘书在本次董事会结束后,安排向公司股东派发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并准备及派发会议相关文件。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或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本次调整基于公司及附属公司正常的日常经营需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协商定价,公允合理,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资产独立性等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1. 2022年8月30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的议案》OB体育,同意调整向中交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商业保理关联交易业务上限为:2022年73亿元、2023年106亿元、2024年131亿元,即在已审批上限2022年70亿元、2023年75亿元、2024年79亿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交易金额3亿元、31亿元和52亿元。董事会在审议该议案时,关联董事王彤宙先生、王海怀先生、刘翔先生、孙子宇先生、米树华先生已回避表决。
3. 独立董事对公司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事项进行了事前认可并发表同意的独立意见,认为:
(1) 上述关联交易表决程序合法公正,关联董事均已回避表决,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2) 上述关联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方案合理、切实可行OB体育,有利于公司集中主业,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3) 上述关联交易遵循了公平、公正、自愿、诚信的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特别是非关联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4. 本次公司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超过5%,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规定,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022年8月,中交资本成立中交保理,搭建中交供应链金融线上服务平台,统筹开展保理业务,拟新增向中交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商业保理关联交易业务需求。2022年-2024年商业保理关联交易业务上限分别为73亿元、106亿元和131亿元,即在已审批上限70亿元、75亿元和79亿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交易金额3亿元、31亿元和52亿元。
(一) 中交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根据《上市规则》和《关联交易指引》的相关规定,中交集团为公司的关联方。
(三) 主要内容:中交资本向中交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就租赁资产及基于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劳务形成的应收账款向中交集团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及商业保理服务。
(四) 定价原则:中交资本向中交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前述服务时均采用市场化的公允定价原则,利率按照同期市场化利率上浮一定比例,由中交资本与承租人协商确定。
本次调整基于公司及附属公司正常的日常经营需要,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协商定价,公允合理,不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资产独立性等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关联方形成依赖。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或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通知于2022年8月19日以书面形式发出。会议于2022年8月30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会议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3名监事对本次会议的议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对所审议事项进行了表决。会议召开程序及出席监事人数符合有关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会议形成如下决议:
(一)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公告(H股)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A股)的编制和审议程序规范合法,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
(二)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公告(H股)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A股)的内容和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市地交易所的各项规定,所包含的信息真实客观反映了公司本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 未发现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公告(H股)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A股)的编制和审议人员存在不遵守保密规定及损害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四) 监事会及监事保证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 审议通过《关于调整部分类别2022年度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及2022-2024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上限的议案》
同意调整2022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公司出租资产上限为3,000万元;调整2022-2024年度香港上市规则项下日常性关连交易-租赁和资产管理服务上限为2022年6,500万元、2023年13,800万元及2024年42,600万元,销售产品上限为2023年和2024年各3,000万元。
(一) 同意调整向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商业保理关联交易业务上限为:2022年73亿元、2023年106亿元、2024年131亿元,即在已审批上限2022年70亿元、2023年75亿元、2024年79亿元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交易金额3亿元、31亿元和52亿元。
(二) 该事项的详细内容请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关于调整2022年-2024年日常性关联(连)交易商业保理上限的公告。